蜈蚣草(學(xué)名:Pteris vittata L.,)是蕨類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。稈密叢生,纖細(xì)直立,葉鞘壓扁,互相跨生,鞘口具纖毛;葉舌膜質(zhì),極短,截平;葉片常直立,先端漸尖??偁罨ㄐ騿紊9?,花序總梗及其軸節(jié)間被微柔毛。無柄小穗卵形,覆瓦狀排列于總狀花序軸一側(cè);第一穎厚紙質(zhì),頂端突尖,無翅,刺微粗糙;背面密生柔毛或微柔毛;第二穎厚膜質(zhì),脊之下部有窄翅;第一小花雄性,外稃先端鈍,內(nèi)稃較窄,第二小花兩性或雌性;花藥較大,柱頭黃褐色。穎果長圓形,有柄小穗完全退化,僅存有長尖的小穗柄,基部著生處具柔毛。花果期夏秋季。
多年生草本。稈密叢生,纖細(xì)直立,高40-60厘米。葉鞘壓扁,互相跨生,鞘口具纖毛;葉舌膜質(zhì),極短,截平;葉片常直立,長2-5厘米,寬2-3毫米,先端漸尖??偁罨ㄐ騿紊?,常弓曲,長2-4厘米,寬約3毫米,花序總梗及其軸節(jié)間被微柔毛。無柄小穗卵形,覆瓦狀排列于總狀花序軸一側(cè);第一穎厚紙質(zhì),長約3毫米,寬約1.5毫米,頂端突尖,無翅,兩側(cè)具多數(shù)長2.5-3毫米近平展的刺;刺微粗糙;背面密生柔毛或微柔毛;第二穎厚膜質(zhì),3脈,脊之下部有窄翅;第一小花雄性,外稃先端鈍,內(nèi)稃較窄,花藥長約1毫米;第二小花兩性或雌性;花藥較大,長約1.5毫米;柱頭黃褐色。穎果長圓形,長約2毫米。 有柄小穗完全退化,僅存有長尖的小穗柄,柄長約2毫米,基部著生處具柔毛?;ü谙那锛尽?/p>
生于山坡、路旁草叢中.
常地生和附生于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干上。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(huán)境。生長適溫3~9月為16~24℃,9月至翌年3月為13~16℃。冬季溫度不低干8℃,但短時間能耐0℃低溫。也能耐30℃以上高溫。
蜈蚣草喜濕潤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。春、秋季需充足澆水,保持盆土不干,但澆水不宜太多,否則葉片易枯黃脫落。夏季除澆水外,每天還需噴水?dāng)?shù)次,特別懸掛栽培需空氣濕度更大些,否則空氣干燥,羽狀小葉易發(fā)生卷邊、焦枯現(xiàn)象。規(guī)模性栽培應(yīng)設(shè)遮陽網(wǎng),以50%~60%遮光率為合適。
常用分株、孢子和組培繁殖。
1、分株繁殖:全年均可進(jìn)行,以5~6月為好。此時氣溫穩(wěn)定,將母株輕輕剝開,分開匍匐枝,每10厘米盆栽2~3叢匍匐枝。15厘米吊盆用3~5叢匍匐枝。栽后放半陰處,并澆水保持潮濕。當(dāng)根莖上萌發(fā)出新葉時,再放遮陽網(wǎng)下養(yǎng)護(hù)。
2、孢子繁殖:選擇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磚屑為播種基質(zhì),裝入播種容器,將收集的腎蕨成熟孢子,均勻撒入播種盆內(nèi),噴霧保持土面濕潤,播后50~60天長出孢子體。
3、組培繁殖:常用頂生匍匐莖、根狀莖尖、氣生根和孢子等作外植體。在母株新發(fā)生的匍匐莖(3~5厘米)上切取0.7厘米匍匐莖尖,用75%酒精中浸30秒,再轉(zhuǎn)入0.1%氯化汞中表面滅菌6分鐘,無菌水沖洗3次,再接種。培養(yǎng)基為MS培養(yǎng)基加6-芐氨基腺嘌呤2毫克/升、萘乙酸0.5毫克/升,莖尖接種后20天左右頂端膨大,逐漸產(chǎn)生一團(tuán)GGB(即綠色球狀物),把GGB切成1毫克左右,接種到不含激素的MS培養(yǎng)基上,經(jīng)60天培養(yǎng)產(chǎn)生叢生苗。將叢生苗分植,可獲得完整的試管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