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較廣,分布于中國黃河流域至長江以南各省區(qū)。湖北省紅安縣產(chǎn)此竹,其北部山區(qū)幾乎都有。從武夷山脈向西經(jīng)五嶺山脈至西南各省區(qū)均可見野生的竹株。早年引入日本。模式標本采自日本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竿高可達20米,粗達15厘米,幼竿無毛,無白粉或被不易察覺的白粉,偶可在節(jié)下方具稍明顯的白粉環(huán);節(jié)間長達40厘米,壁厚約5毫米;竿環(huán)稍高于籜環(huán)?;X鞘革質(zhì),背面黃褐色,有時帶綠色或紫色,有較密的紫褐色斑塊與小斑點和脈紋,疏生脫落性淡褐色直立刺毛;籜耳小形或大形而呈鐮狀,有時無籜耳,紫褐色,繸毛通常生長良好,亦偶可無縫毛;籜舌拱形,淡褐色或帶綠色,邊緣生較長或較短的纖毛;籜片帶狀,中間綠色,兩側(cè)紫色,邊緣黃色,平直或偶可在頂端微皺曲,外翻。末級小枝具2~4葉;葉耳半圓形,縫毛發(fā)達,常呈放射狀;葉舌明顯伸出,拱形或有時截形;葉片長5.5~15厘米,寬1.5~2.5厘米?;ㄖΤ仕霠?,長5~8厘米,偶可長達10厘米,基部有3~5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;佛焰苞6~8片,葉耳小形或近于無,繸毛通常存在,短,縮小葉圓卵形至線狀披針形,基部收縮呈圓形,上端漸尖呈芒狀,每片佛焰苞腋內(nèi)具1枚或有時2枚、稀可3枚的假小穗,惟基部1~3片的苞腋內(nèi)無假小穗而苞早落。小穗披針形,長2.5~3厘米,含1或2(~3)朵小花;小穗軸呈針狀延伸于最上孕性小花的內(nèi)稃后方,其頂端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小花,節(jié)間除針狀延伸的部分外,均具細柔毛;穎1片或無穎;外稃長2~2.5厘米,被稀疏微毛,先端漸尖呈芒狀;內(nèi)稃稍短于其外稃,除2脊外,背部無毛或常于先端有微毛;鱗被菱狀長橢圓形,長3.5~4毫米,花藥長11~14毫米;花柱較長,柱頭3,羽毛狀。筍期5月下旬。稈環(huán)隆起而使竹稈各節(jié)有明顯的2環(huán),新稈綠色,常無粉,老稈深綠色;籜鞘黃褐色底密被黑紫色斑點或斑塊,常疏生直立短硬毛。小枝具葉3~6。稈質(zhì)堅硬,有彈性,為重要材用竹種,亦可劈篾編物,用途頗廣。[
生長習性:
陽性,喜溫暖濕潤氣候,稍耐寒,能耐-18℃低溫、喜山麓及平地之深厚肥沃土壤,不耐粘重土壤。耐鹽堿,適應性強。生長在海拔700~1300米處方玫栽培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