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嵩草分布于我國東北、華北,西北各省(區(qū)),國外在蒙古,中亞也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。根黑褐色須狀,入土不深,稈細單生,圓柱狀,直徑1.5mm左右,林高30cm,有鈍棱,基部入土部分成黑褐色。葉片針形,短于或等長于生殖枝,基部具褐色的老葉鞘?;ㄐ驁A柱狀,小穗單一頂生,長1-2.5cm,直徑2-3mm,側生枝小穗含雌、雄花各1朵,很少有2雄花;鱗片長2.8-4mm。果長2mm,大多數具褐色喙。
生長習性:
嵩草為寒中生密叢型多年生草本,是高寐草甸植物。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-3400m的亞高山和高山草甸帶。喜寒冷濕潤的氣候,但又具有一定抗早能力。對溫度反應特別敏感,在溫暖濕潤的山地草甸帶不能定居。對水分條件要求不夠嚴格,既能在土層深厚、持水能力強的較濕潤陰坡上生長,也能在輕度石質化土層薄的、持水能力差的較干旱陽坡上生長。最適宜生長在壤質的高山草甸上。嵩草常與黑花苔草(Carex melanatha)、白尖苔草(Carexatrofusca)和珠芽蓼 (Polygonum viviparum)等一起組成高寒草甸群落。在群落中成為優(yōu)勢種或亞優(yōu)勢種。草層高度10一20cm,總蓋度50--70%,畝產干草27--35kg。嵩草的須根相當發(fā)達,與其他莎草科植物根系交織一起,會形成富有彈性的生草土。因此它有耐牧、耐踐踏的特性.嵩草在天山北坡的高山草甸上,5月上旬返青,6月中旬抽穗開花,8月下旬枯黃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