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分布于貴州南部和東部、廣西、湖南、江西西部和南部、廣東、福建西南部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灌木,高0.5-1米;幼枝、葉密被黃褐色或銹色星狀毛,稍后毛全脫落;枝條披散狀,淡黑色,平滑。葉薄革質(zhì),互生或近對生,或3-4枚簇生于短枝上,長圓形或長卵形,長2.5-7厘米,寬1-3厘米,頂端急尖或鈍,基部楔形或圓鈍;葉柄長2-7毫米。密簇聚傘花序,1-3個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或腋生,具花3-5朵,總花梗長7-11毫米,花梗長約1毫米;苞片長卵形,淡紅色,長12-22毫米,寬7-11毫米,頂端漸尖,基部圓鈍或淺心形,具直出脈3-7條,干后紙質(zhì);花紅色或橙色,花托卵球形,長約2毫米,被黃褐色或銹色絨毛;副萼杯狀,長約1毫米,具5淺齒;花冠長2-2.8厘米,具疏生星狀毛,冠管上半部膨脹,具5縱棱,縱棱之間具橫皺紋,裂片狹長圓形,長6-8毫米,反折;花絲長2-2.5毫米,花藥長1.5-2毫米。果橢圓狀,長8-10毫米,直徑約6毫米,黃色,具星狀毛,宿存副萼長約1毫米?;ㄆ?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海拔150-900 (-1200)米的山地、山谷或溪畔常綠闊葉林中,寄生于油茶、檵木、柿樹、紫薇或杜鵑屬、杜英屬、冬青屬等植物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