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產(chǎn)西藏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廣西、廣東、海南、臺灣。
國外分布:越南、老撾、泰國的北部也有分布。模式標本采自貴州羅甸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小喬木或灌木,高約4-10米,樹皮灰褐色,具縱棱;幼枝中空,被褐黃色硬長毛。
葉互生,紙質(zhì),廣卵形,長17-27厘米,寬12-20厘米,急漸尖,具長約1厘米尖尾, 基部淺心形,表面疏生糙伏狀長毛,背面被長約3毫米褐黃色波狀長毛,以中脈和側(cè)脈 稠密,余均密被黃色和灰白色綿毛,基生側(cè)脈每邊3條,側(cè)脈每邊5-6條,分裂或不分 裂,邊緣有細鋸齒,齒端被長毛;葉柄長5-11 厘米,細長,疏生長硬毛;托葉披針形, 長約1-1.5厘米,早落。榕果腋生,圓錐狀橢圓形,直徑20-25毫米,表面疏被或密 生淺褐長毛,頂部臍狀突起,基生苞片卵狀披針形,長8毫米;雄花生榕果內(nèi)壁口部,具柄,花被片4,頂端全緣,雄蕊2枚。癭花花被與雄花同,子房球形,光滑,花柱側(cè)生,短,柱頭漏斗形,雌花花被4。瘦果斜卵圓形,表面有瘤體?;ㄆ?-7月,果期7月。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