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臺灣、云南。
形態(tài)特征:
木質(zhì)藤本。小枝圓柱形,有縱棱紋,疏被短柔毛和稀疏蛛絲狀絨毛。卷須不分枝或2叉分枝每隔2節(jié)間斷與葉對生。葉卵圓形,長3 8厘米,寬3 6厘米,三淺裂或不明顯分裂,頂端急尖,基部淺心形或近截形,邊緣每側(cè)有5—9個鋸齒,上面綠色,密被短柔毛或脫落幾無毛,下面密被淡褐色蛛絲狀絨毛;基生脈5出,中脈有側(cè)脈3 4對,脈上密被短柔毛和疏生蛛絲狀的絨毛;葉柄長1—3厘米,密被短柔毛;托葉膜質(zhì),褐色,卵披針形,長約2毫米,寬約1毫米,頂端鈍或漸尖,幾無毛。圓錐花序小,狹窄,長3—6厘米,與葉對生,基部分枝不發(fā)達,花序梗長1.5—2厘米,被短柔毛;花梗長1.52毫米,幾無毛;花蕾倒卵狀橢圓形,高1.5 2毫米,頂端圓形;萼碟形,邊緣幾全緣,無毛;花瓣5,呈帽狀粘合脫落;雄蕊5,花絲絲狀,長約1毫米,花藥黃色,橢圓形,長約0.5毫米;花盤發(fā)達,5裂。雌蕊在雄花內(nèi)退化。果實成熟時紫褐色,直徑o.6—1厘米;種子倒卵圓形,頂端微凹,基部有短喙,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橢圓形,腹面中棱脊突起,兩側(cè)洼穴呈溝狀,向上達頂端的1/4一l/3處。花期4 6月,果期7 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山坡林中或灌叢,海拔220一2800米。
繁殖培育:
野生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